阅读记录

《折竹碎玉》

第 27 章 以他的能耐,若非...

《折竹碎玉》小说免费阅读

自过年后,萧窈原本稀烂的风评倒是有所好转。

先前王家那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,各式流言蜚语中,她已然是个粗鄙不堪,连半点礼数都不懂的女郎。

可元日那场祭祀,群臣皆在,她未曾有过半分差错,完成得落落大方。

紧接着的崔氏寿宴有阳羡长公主坐镇,无人再敢不依不饶给她使绊子,且崔夫人和善,宾主尽欢,顺遂度过。

也算扳回来些。

重光帝大为欣慰,萧窈的心情却逐渐低落,因过了年节,长公主与萧棠一家便不会久留建邺,各自都该启程回去。

萧棠亦不舍得,求了她阿父,决定等过了上元节再回。

长公主却是有些事务要回阳羡处理,已经令仆从们收拾行李,备好车马,即将离开建邺。

萧窈知道终有一别,却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失落,晨起该临帖时,怎么都提不起精神。

萧斐来时,只见她正对着书案上的镇纸出神。

“怎么看起来病恹恹的?”萧斐打量着她,调侃道,“若是不舍得姑母,不若随我一同回阳羡吧。”

待她开口,萧窈才回过神:“姑母不是在收拾行李吗?”

“这些事情自有知徽她们去做,总不必我亲自盯着。”萧斐笑道,“离开建邺前,我还有一处地方想去,你也别在这里发呆,随我一同去看看吧。”

萧窈立时起身,跟上她的脚步:“姑母要去何处?”

萧斐这回没卖关子:“栖霞学宫。”

萧窈大为意外,接过翠微递来的大氅,自己动手系了,好奇道:“姑母为何想起去此处?也是要去看松月居士题字的匾额吗?”

她年前曾随班漪去过一回,便是为此。

萧斐摇头,徐徐道:“我父昔年在时,费了许多心力令人重建学宫,寄希望以此挑选可用之才,匡扶社稷……可阻碍繁多,到最后也不过是个空壳,没能成事。”

“再后来历经战火,此处彻底破败,空置数年。”

“此番听闻圣上令崔循、谢昭二人重整学宫,我便想再去看看,而今是何模样。”

而今天下,士庶之别犹如云泥。

寒门出身便是卑贱,大多人一生识不得多少字、念不得书,懵懂而生,碌碌至死,如

微尘草芥。

纵有人能自泥泞之中挣脱,生根发芽,满腹才学也依旧没有用武之地。

或是无人举荐,或是察举之时被定为末等,只能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,终其一生也无法触及士族所在的云端。

而士族间彼此推选,察举各家子弟。

哪怕再无能再庸碌的,依旧能轻而易举地领到体面官职,十天半月不见得去官署一回,更有甚者,连自己应做什么都毫不知情。

各家靠着联姻将彼此之间的利益牢牢绑在一处,一手遮天。

纵使宣帝在时,所颁布的政令若是折损他们的利益,也大都难以推行。

而宣帝去后,再无人能坐稳这个位置。

孝惠皇后唯有萧斐这么一个女儿,她与那些个兄弟实在算不上亲厚,但这些年身处阳羡,看着他们折损,偶尔也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。

当初萧褚前脚“坠马而亡”,世家后脚迎重光帝入建邺为帝,萧斐曾犹豫是否令人送信到武陵劝阻。

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做。

因以她对士族的了解,若非重光帝,便是西阳王萧槊。

此人性情与重光帝迥异,沉迷声色犬马,曾纵手下兵卒抢劫南下流民,以此敛财,实在不堪。

重光帝虽无雄才大略,但性情温厚,于百姓而言自是更好些。

而今得知他承宣帝遗志,令人重建学宫,萧斐欣慰之余,又不由得唏嘘。

若换了从前,萧窈兴许懵懵懂懂,一无所知。

但班漪入宫那段时日,明面上说是教授礼仪,为免她听得乏味,也断断续续讲过许多旧事。

萧窈想了片刻,逐渐明白过来长公主为何会在离开建邺之前,特地走这一趟。

她轻声道:“尊祖当年,应是极为不易。”

萧斐推开窗向外看去。

马车自市廛中穿行而过,间或有货郎叫卖声传来,熙熙攘攘,十分热闹。

“许多事情非朝夕之功能成,薪火未灭,便总有一线生机。”萧斐支着额,似是同她解释,又似是自语,“我常觉世家至此地步,内里早就烂了,又岂能长长久久、不腐不朽?”

萧窈想了想曾死在她面前的王闵,又想了想自班漪处听到的诸多事迹,点点头。

“而今

各家早就不复昔年光景,说是芝兰玉树,可出类拔萃的子弟屈指可数。”萧斐眼中浮现笑意,“你阿父挑崔循与谢昭来办此事,看人的眼光倒是不错。”

萧窈下意识想问为何,话到嘴边又咽回去,低头思索。

过了会儿,方才开口道:“我与谢昭有过往来,许是因出身的缘故,他并不执于门第之见。父皇有意借重整太学的机会,叫寒门子弟也能得入学宫的机会,谢昭似乎亦有此意。”

“至于崔循,”萧窈难得这样认真地审视此人,迟疑片刻,方才又道,“他似士族中人,又不似……”

譬如在学宫之事上,他与谢昭的态度截然不同,是站在士族立场,不欲为寒门子弟开这扇方便之门。

也总是会挑剔她的礼仪,古板且严苛。

在另一方面,却又不那么像。

他不爱声色犬马,更不会如王闵那般放浪形骸;时下士人大都以清闲为贵,以恪勤不懈为鄙,身上担着职责,实权却在不经意间一步步下放。

可崔循不是。

他大半精力都耗在那些事务上,仿佛总有看不完的公文。

明面上只担着太常少卿一职,手中实则攥着诸多权利,从不肯让渡予人。

萧斐原本只是自己心生感慨,不意萧窈竟能说出这样条理清晰的一番分析,颇为惊讶。及至听完,含笑颔首:“果然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。你从前向来不在这些事情上留心,如今倒真是有长进了。”

调侃罢,这才认真道:“崔氏这位长公子,是他们之中难得清醒的人。”

“真是可惜了。”萧斐抚过手炉上描金刻纹,断言,“以他的能耐,若非出身崔氏,而是寒门,圣上欲为之事能轻松许多。”

重光帝选崔循来做此事,便是想通过让渡权利给他,令崔氏与其他士族逐渐分割。

只是显然,崔循尚未有此意。

马车在学宫外停下时,已近晌午。

这些时日下来,学宫各处已然修缮妥当,闲杂人等不得入内。但萧斐的身份摆出来,自是无人阻拦。

原以为此处唯有看守的仆役,未曾想,谢昭竟也在。

他得了通传,出门相迎,依旧是那副衣袂飘飘的疏朗俊秀模样,主动解释:“学宫各处的匾额须得令拟题字,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