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始乱终妻(重生)》

72. 倒嫡庶

《始乱终妻(重生)》小说免费阅读

站在屋外,将几人对话尽收耳中的童叁心中一颤。

他不明白,这崔御鸾,是脑子有病么?

这事做的,他都不忍心听下去了。

崔御鸾有一瞬感到危险,抬头去看顾晏,却见他面上温和,甚至眉眼带笑。

只道是自己的错觉。

她柔声问:“顾大人?”

顾晏回眸,“崔大姑娘言重,区区钱财身外物,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
“顾大人清正高洁,御鸾敬佩不已。”

崔御鸾笑笑,“御鸾斗胆,请顾大人帮忙,往宗正寺去一趟,看能否拿回母亲的入股契书?”

“大约追不回了。”顾晏淡淡道,“裕王之物,已有去处。”

童叁一听这话,差点笑出声来。

什么去处?

顾府大公子的库房内么?

元氏心中一急,脱口而出道:“可那是侯府的啊!”

崔御鸾也惋惜,可顾晏说到这份上,只怕多说亦于事无补。

于是善解人意道:“是御鸾思虑不周,让大人为难。”

却听顾晏道:“此事虽帮不上忙。不过,元刺史一案,夫人可否详细说来?”

元氏一听,眼睛骤亮。

元邦勉一案,最早是顾晏在审,只是后来才移交至刑部,三司会审。

并且,早在顾晏来之前,她就从崔御鸾的神色间猜到,这顾晏应当是爱慕鸾儿的。

“素闻元刺史固守边疆,爱民如子,同上京这边更无来往。顾某想不通,何以突然牵扯进皇子刺杀一事?若说有人陷害,可若非经年累月,谁又能如此清楚元刺史一言一行,因而瞅准时机一击即中?”

顾晏垂眸,“元刺史如今人在狱中,安知生死。夫人同崔大姑娘牵肠挂肚,顾某瞧在眼里,于心不忍呐。”

元氏一听,忽而咬紧了牙,“部下!定是兄长昔日的部下、亦或同僚!不然哪来的本事能陷害到兄长身上?”

她想起了那日被元邦勉手下撺掇着刺杀顾晏,此刻更觉那人心怀鬼胎。

“可惜我同兄长多年不见,他当年那些部下如今还剩哪些,却不清楚。”

顾晏勾唇一笑,“不急,夫人慢慢想,顾某同夫人一起理一理。”

屋内一时响起了细细的说话声。

童叁立在门外,仰头望天,庆幸公子这样的“温柔”不是对自己。

好一会儿过后,元氏才问:“不知顾大人何时送妾身回府?”

“不急。”

顾晏掀了掀眼皮,瞥她一眼,“夫人路遇山匪,于名声有碍。此刻回府只怕不好交代,不如先往这附近的道观去?”

元氏一听,也有道理。

昨晚本就是被崔溢赶出来的,此时再回也讨不着好。

只当昨晚也在道观清修,山匪一事从未发生。

崔御鸾却问了句,“大人知晓母亲要去道观?”

“哦?”

顾晏笑道:“夫人想往那座道观去?我让人送一程。”

他面色如常,甚至隐有惊讶。

崔御鸾打消了心头陡然生出的那一丝疑虑,笑道:“都可。”

“正值多事之秋,诸事皆需谨慎。”

顾晏忽然问,“敢问夫人,欲同哪家结亲?”

元氏一怔,这位顾大人也忒热心了些。

她不禁看向崔御鸾,却见自家闺女亭亭玉立,风姿绰约。

心中又觉倒也正常。

正要接话,崔御鸾却笑道:“庶妹心气高,倒未必看得上母亲选的。”

顾晏微微挑眉。

“只是,宣歙观察使韩大人乃一方军政大员,更是进士出身。若非韩大人家中母亲催得急,这婚事也落不到庶妹头上呢。”

顾晏思索一番,想起了这个人。

“是那位年逾五十的韩炎韩大人?端礼殿中韩姑娘的父亲?”

崔御鸾笑意一僵。

转而叹道:“她是庶出,又流落在外多年,能当上观察使夫人,已是福气。”

“是么。”

顾晏垂眸,轻声笑道,“说来崔大姑娘倒是安陆侯府的嫡女。”

崔御鸾笑了笑,忽然想到顾晏也是庶出,正要解释两句。

却见他朝元氏微微颔首,转身出去。

童叁守在外边,看到顾晏后立刻跟上。

“找个好道观。”

好字咬的极重。

童叁立刻心领神会。

脑中迅速过一圈,选定了一处道观。

那里观规森严,道路崎岖,香火稀松,连吃上一口饭都艰难。

正是苦行清修的好去处。

顾晏一路策马疾驰,却不回府。

他径直打马穿过东市,在翰墨轩门前停下。

陈仲实早就被这阵急促的马蹄声吵到,出门一看,竟是顾晏这厮。

“若要嫡庶颠倒,该当如何?”

顾晏坐在马上问。

陈仲实一愣,“你急急来此,就为问这个?”

“快说。”

这一声极为严厉,仿佛压抑着怒火。

陈仲实再懵,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。

“......向来只有正妻所出为嫡,其余皆为庶。若要颠倒,岂非乱了纲常?”

顾晏闻言,展眉笑道:“那便降妻为妾,扶妾成妻!”

陈仲实又是一愣,“妾室扶正倒有,但降妻为妾,律法不容罢?何不直接休妻——”

“不。”

顾晏嗤笑一声,“做妾正好!”

陈忠实大惊失色,“你、你不会是看上了哪家的正妻,要夺来做妾罢?!”

“......”

顾晏难得地噎住,居高临下看了他一眼,打马掉头。

只留下一地尘烟。

很快,崔黛归就听到了元氏自请为妾的消息。

彼时她正在御花园中,带着小公主捉蝴蝶。

崔御鸾站在她的面前,脸色阴沉。

“借长公主之手害我母亲,你又能得什么好处?”

元邦勉被判斩首,消息传下来的第二日,元氏自请下堂。

只因长公主因许廉之事闹到御前时,恰逢刑部来回禀判决。

嘉帝正头疼不已,许廉是他的心腹,于经营一道颇有才干。

他还舍不得将许廉从榷盐铁使司的肥差上摘下。

这时刑部官员手中卷宗上,元邦勉三个大字印入眼帘。

“为驸马牵头的是哪个元氏?”嘉帝问。

长公主若有所觉,斜斜瞥一眼刑部官员。

果然,那人立刻道:“若微臣没记错,应当是这逆贼的亲妹妹。”

“赐死罢。”

嘉帝随口道。

长公主蹙眉,“此乃二人合谋,不分主次。如若赐死元氏,是否驸马同罪?”

嘉帝端茶的手一顿,“端成,莫要得寸进尺。”

“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
长公主语气轻柔,“元邦勉万死难辞,但祸不及出嫁女。元氏卖女为荣到底未遂,请陛下依律鞭笞元氏三十杖,褫夺其五品县君之位。”

嘉帝无所谓,“依你之意。”

嘉帝这儿的事自然传不出来。

但长公主找了一趟嘉帝,紧接着就有了元氏的处置。

高门之间自然将元氏一事归咎于长公主身上,虽则并不知晓元氏到底何处得罪。

却也因此,愈发不敢小瞧长公主在御前的分量。

崔御鸾一想起元氏被从道观中拖出来,当着她的面打了三十杖,只剩一口气还被逼着“自请下堂”,她就恨不得亲手撕了崔黛归。

但这事崔黛归只知晓个大概,她更好奇另一件事。

“......所以她到底抢了狗食没有?”

身旁的小公主一听这话,惊呆了,“狗、连小狗都、都要抢吗?”

“是啊。”

崔黛归笑眯眯地摸了摸小公主的头,“珠珠儿放心,这位侯夫人呐,只是养尊处优惯了,不信那道观中不劳作就没有吃食的规矩,饿得半夜去抢狗的馒头,这不就恰巧被去行刑的黄公公赶上了?”

说到这里她不由纳闷。

黄德忠是嘉帝身边总管大太监,哪值当为处罚一个元氏便连夜跑到荒山野岭去呢?

“崔黛归,别以为没人治你!”

崔御鸾的目光淬了毒,“你有长公主撑腰,我崔御鸾却也不是没人!”

“谁?皇贵妃么?”

崔黛归不信。

两个都是侄女,皇贵妃岂会打一个捧一个?

元氏受难而已,又不是损到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