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郡主妹妹,唐突不得》

4. 第 4 章

《郡主妹妹,唐突不得》小说免费阅读

裴太后也不一味指使李明月读信了,复唤宫女取回,竟亲自拆开信封。斑驳干瘪的手抚平信笺,眯起眼睛,叫李明月无法从她面容猜测。

心如猫儿抓似的,平生第一次如此想知道裴既林信上写了什么。

可莫叫她先前不顾脸面的糊弄功亏一篑才好。

“既林倒是没再说什么,只说是大雨阻了他行程,迟几日归来。”

裴太后将薄薄单张纸捏起来看过,放下戒心。

“行了,快打开匣子,看看你三哥哥给你带了什么。这信哀家回头自己看。”

李明月方接过丹杏一直端着的,像烫手山芋的那紫檀木花团锦簇描金匣子。

匣子沉甸甸的,有些重量,坠得李明月清瘦的腕下沉,让李明月有些出乎意料,看来不是什么玉佩金钗之类的首饰。

正面有个活扣,李明月纤细指尖拨弄,便露出内藏的乾坤。

暗红色的丝绸铺地,里面是一颗手掌大小的珠子,在盒子和暗绸的阴影中晶莹闪亮,发着寒光,像夜色中的月亮。

他送了一颗夜明珠。

月魄珠晖,光可鉴人。

可——

李明月托着底下的暗绸,将夜明珠从匣子中取出,指尖划过底板,有些松动,她手指一顿,将暗绸重新铺好。

不动声色。

饶是见惯了奇珍异宝翡翠玉石的太后,也从未见过如此透亮的萤石。

夜明珠本就难得,先皇的父皇,齐和帝在位时,有东海小国进贡一夜明珠,重四两二钱七分,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,价值千金。

因其罕见美丽,齐和帝置于案前,日日观赏。

进贡那日是场宫宴,彼时还是太子妃的太后也在场,亲眼见过。后来那枚夜明珠随齐和帝去世一起藏入皇陵,太后也许多年未再见过夜明珠。

裴既林送的夜明珠看起来比那个大了一倍不说,质地不浑浊,反而更清透地像打磨好的玉石。

白日里微微弱弱,李明月玉手纤纤,遮在明珠前,明月似的皎白光芒莹莹,薄雾般映在袖上。

皎皎明月夜,迢迢美人心。

她下颌微抬,点点丹杏,丹杏了然,碎步走上前,取了身上帕子垫在明珠下,一并接过。

“给娘娘瞧瞧。”

夜明珠被丹杏小心翼翼地托着送至太后面前,供她细看。

宁嬷嬷等人连连称奇。

“必定是小侯爷记着郡主的及笄礼是大日子。”

“也只有此等明珠称得上郡主这般金尊玉贵了。”

太后也赞,“夜明珠成色的确很好,既林真是有心了。等你三哥哥回来,你必得好好谢谢他。”

“静安明白。待……三哥哥回来拜见娘娘时,静安必亲自感谢。”

名正言顺,太后满意点头,挥挥手,让丹杏把夜明珠拿回去。

文竹还站在一侧,太后又并问文竹裴既林去过哪里,如今到哪个州县了。文竹用没有感情的声音,一五一十作答。

说过了禾阳,去了崇州府,又渡过扬州十里金陵城,向西行到了永州府。

寥寥地名几字,原来南下一路壮阔的山峦景秀,不知名的山乡水城,落霞孤鹜,长天秋水裴既林都见过,不止空蒙潋滟,他见过许多四时橙黄橘绿。

李明月轻轻扣上匣子的搭扣。

睫羽微颤。

老侯爷武将出身,不拘小节,认为家中子孙应多出去闯荡游历,读万卷书行万里路。从小到大,裴既林说去哪儿就去哪儿。而她却困在宫中和都尉府。

每隔段时间他回京进宫,还会风轻云淡地带回些稀宝,给太后讲途中趣事。并在太后感慨她这辈子都出不了上京时,说看了汝窑也算到了汝阳,用了歙砚也算到了歙州,太后看过的已是旁人比不得的了。

然后声音谦和自若,带上身旁不言不语的李明月,道:

“静安年纪还小,河山万里,总有一日会看遍。”

明明他自己也只比李明月大了三岁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