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第十一人称》

8. 各自生长

《第十一人称》小说免费阅读

「你在干吗呀?」午饭时间,记者小分队三人刚在食堂落坐,尹天蓝就收到了苏向南的消息。

「吃饭。」简单的两个字,倒不是因为冷漠,而是对这个世界提不起任何热情。两个字就能解决的问题,却要用二十个字去回答,你不嫌打字累,对方也会看得累,何必呢。

「哦。」苏向南看到吃饭两个字,草草回了句,就潜了水。

三人在街道办事处食堂吃的饭,三菜一汤。

吃饭的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其他部门的人,文浩和肖言显然常常跟他们打交道,显得很熟络,席间几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。尹天蓝根本不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人,索性装鸵鸟,只顾吃饭,文浩看她闷头大吃未免显得有些不合群,非要把她强行拉进话题:“小姑娘学什么专业的呀?”

本着你不理我,我也绝不会主动理你,你若是有问题问我,我必定回答的原则。尹天蓝猛地咽下嘴里含着的一口饭,简明扼要地答道:“新闻学。”

只有考公有那么点点优势,岗位多好报名而已。报社电视台什么的一个不入流的大学没点关系真进不来,要么从事新媒体,每天都在KPI里掉头发。这个专业就是这样子。

“走错了路。”文浩做了个惋惜的表情,又扒了一口饭,似乎还想问什么,看她只顾吃饭,欲言又止。

“嗷。”尹天蓝夹过一片土豆,孜然味的,还不错,下次自己也可以尝试这么做。

可不是嘛,要是当初选的理科,就不用折腾到现在都还没个稳定工作,想着,尹天蓝又给自己舀了勺蘑菇汤。

多想无益,还不如多吃点。蘑菇的鲜美,蛋花的清香,瘦肉的满足,饱腹感驱散了所有不开心。

果然美食才是最治愈,填饱了胃,温暖了心。

“前辈呢,学什么的?”本着礼尚往来、知己知彼的原则,尹天蓝回问。

之前整理资料的时候就发现文浩是全国知名高校汉大的学生,十几年前就有那么高的学历,真的是厉害呀。

“法学。”

额,好像学的东西跟从事的行业有些不搭边啊,但尹天蓝突然恍然大悟似地点点头,怪不得被分去刑侦案件组,一天天不是诈骗就是酒驾车祸,每天都跟威风凛凛的警察叔叔和严肃正经的法官们打交道。

“当年我爸妈觉得当个律师体面,就非让我学法,可是我一点都不喜欢条条框框的法文。我比较喜欢摄影,大学期间就选了第二专业摄影,这不毕业就来电视台当记者了嘛,当时给我爸妈气得哟。”文浩怕她追问,索性把始末都道来。

“那你后悔吗?”本来对面人讲得眉飞色舞,慷慨激昂,尹天蓝却面无表情地将他打断。

“不后悔,也许是他们想通了吧,开始慢慢理解我,到最后我犟赢了。”

“哦。”

除了和文浩的几句寒暄,尹天蓝也未过多地介入到大家的谈话之间,认识了又能怎样,徒增羁绊罢了,这是种可怕的东西。

肖言很忙,忙着吃饭,忙着跟一桌子的老熟人们咵天,倒是文浩,吃饭跟抢似的,狼吞虎咽。

尹天蓝看他吃得快,也加快进度,双手捧碗大口喝起汤,大半张脸被塑料碗挡住,只露出一双小鹿似的眸子。

肖言吃得最慢,刚撂下碗,文浩就催促他赶紧回去。

文浩大概是交代过什么,老人和徒弟连饭都没来得及吃,给木雕做最后的修整和保养工作,等他们回去时,木雕已经被涂上了一层薄蜡。

文浩做着拍摄收尾工作,肖言蹲在屋外的台阶上玩手机。

尹天蓝闲来无事,准备拍些照片给向南看看,苏苏现在不忙,应该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。

晴天幼儿园的宝贝们中午有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,苏向南有时照看孩子们睡觉一个小时,然后老师们换班,还有一个小时休息。

平时上班的时候手机会被要求锁在柜子里,正好中午休息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玩玩。

苏向南刷着手机,翻了翻各大主流APP,觉得无趣,开始按耐不住,想着天蓝也该吃完饭了,就又问道:「你在干嘛呀?」

「在搞一个非遗,木雕。」收到消息的时候,正巧尹天蓝在寻找合适的角度拍木雕,哗啦咔咔咔几下子,没多久就把成品照片发了过去。

「哇,好好看,真羡慕你们记者!」那边的人满脸花痴。

羡慕吗?有什么好羡慕的,充其量只是一个记录者,对于即将消失的这些,什么都改变不了。尹天蓝看着屏幕上的文字,又感伤起来,不知道怎么回复。

好在苏向南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唠,没两下子就转移了话题,两个女孩子就在“哈哈哈哈哈哈”的聊天氛围中度过。

肖言拿着麦克风走进屋子,打算拍完做采访,看到尹天蓝捧着手机笑得咧开嘴,问道:“跟谁聊天呢,这么开心?”

“苏向南。”

顿悟,肖言也没再打扰她,只是跑过去看文浩的拍摄进度。

等文浩多角度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后,两个人开始做起采访,尹天蓝拿出一个小本本,记下两人的采访问题。

一个成熟的老记者嘛,“采、写、编、评、摄”样样必须精通,这些尹天蓝也都学过,可总觉得,书本上的知识跟实际有些落差,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。

比如说面前的这个老人,如何问一些有深度同时引导他触及到升华层面的问题就不太容易——问深了人家不懂你表达的意思,问浅了不能上升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度上来。

同时,电视记者也有点不一样,相对于报纸排版,他们的编辑是剪辑视频。

毕竟是两个老手,干活干净利索,不出五分钟,采访结束。

尹天蓝作为专业打杂,见势就去收设备。她一边卡着三脚架,一边问肖言:“肖言你相信吗?它们都有一天会消失的,没有什么逃脱不了消失的命运。就像我们,最后会变成一抔土,一缕烟,回归到天地间去。”

“所以我们现在在记录,记录它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,曾辉煌或绚烂,曾带给我们悸动和欣喜,并把这种存在呈现给更多人,这大概就是我们记者要做的事情吧。”

记者,记着。

也许吧,尹天蓝微微阖上双眼,浅笑。

这边,两人在尬聊。另一边,文浩已经把设备搬上车,朝两人挥手道:“搞快点,我们去下个地方。”

“还有?”尹天蓝一看,已经是下午一点,都这么晚了,下条新闻也许会做得很赶。

“嗯。不然咧?我们三个人跑得累死,就搞一条新闻,几不划算啊。”

准确地说应该是两个人。尹天蓝就一跟班打杂的,肖言也没让她干太多活,有文浩在,设备都不用她拎。

“然后去哪?”尹天蓝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吃瓜群众,什么都不知道,就被这两个人带着到处跑。

“去做一个人物专访,村支书回乡创业的故事。”肖言也是言简意赅。

如今的年轻人,更多地涌向大城市,谋求一线生机,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比比皆是,大片的土地也沦为荒芜,被杂草野花淹没。

不忘本心和来时路,飞鸿腾达以后,选择荣归故里,去改造一个衰朽残败的破旧村落,这得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越来越多人巴不得逃离农村,会选择这么去做的人少之又少。

但在所有人都选择离弃的时候,你选择反其道而行之,你就会成为焦点,这次的采访对象就是这么一个人。

经过简单的几句攀谈得知,这个村支书早些年也是众多外出打工者中的一份子,后来自己当上老板,有了些钱,每每逢年过节回家,家乡的凋敝和破败让他痛心疾首,他这才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。

昨天刚下过雨,乡间的泥土被雨水浸透。村支书的乡村振兴项目是将大片荒地开拓为千亩果林和百亩鱼池,进一步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,带动村民们就业,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。为实地取景,三人跟着他来到了地里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